
成勇君:打破樊籠 專注純粹設計
多人都在做原創設計,但很少有人做得像成勇君做的那么純粹。他身上有一種“因為熱愛,所以堅持”的精神,他說“作為設計師,我不想忘了自己的初心,為這個行業能貢獻就多貢獻些”。自始至終,他都特別明確自己作為純粹設計師的身份屬性,設計是永恒不變的命題,但一定要純粹。他不說自己是匠人,也沒有過多談什么情懷,責任感跟不忘初心是他說得最多的。
??
多人都在做原創設計,但很少有人做得像成勇君做的那么純粹。他身上有一種“因為熱愛,所以堅持”的精神,他說“作為設計師,我不想忘了自己的初心,為這個行業能貢獻就多貢獻些”。自始至終,他都特別明確自己作為純粹設計師的身份屬性,設計是永恒不變的命題,但一定要純粹。他不說自己是匠人,也沒有過多談什么情懷,責任感跟不忘初心是他說得最多的。
基于其在室內設計行業數十年的從業經歷和對設計的獨特見解,記者專訪鄧宏樂先生,以下為部分采訪文字實錄。
洪德成:設計理念在我這里就是指設計風格,而沒有一種風格是永遠都會流行的。
當城市的喧囂打破了往日的寧靜,當時代的變遷擾亂了曾經的平淡,眼前的一切,熟悉而陌生。我們該如何去迎接日新月異的未來?我們又當如何去面對新舊交替的碰撞呢?在日漸成穩的設計行業里,面對不斷的挑戰和變化,我們又將以怎樣的姿態去擁抱呢?商業的壓力,消費者的要求,設計師自我的創作終將如何綻放出不一樣的煙火呢?讓導師孫洪濤老師為我們解答。
2016深圳家居設計周與31屆深圳國際家具展同期舉辦,旨在推動各傳統優勢產業逐漸走向產業鏈的高端,用設計驅動產業不斷升級,將高端的設計水準帶入行業,讓世界看見中國,讓中國看見世界。在展會上,鳳凰家居采訪了美裝國際創始人吳曌
盧濤:近10年以來,我們工作的重點,主要是放在“一體化設計”上。所謂的“一體化設計”,實際上是協同創作的過程,是“多專業、多維度”協同創作的過程。以總體策劃為主線,從前期的項目定位、項目策劃、城市規劃、建筑基地規劃,到建筑設計、室內設計,外表皮的幕墻設計,一直到整個場地的軟裝、陳設、平面和視覺形象,我們都參與。所以,我們是這樣一個全流程的、涵蓋設計服務鏈的工作范圍。這10年來,基本上圍繞這個來做
近年一批臺灣設計師進入大陸設計界的視野并展露鋒芒,臺灣近境制作設計總監唐忠漢是其中一位。唐忠漢的設計融合了建筑的理性與藝術性,以“室內建筑”的理念解構空間,創造空間的情緒和故事。他的作品極具臺灣氣息,代表了臺灣近年來的設計趨勢,亦代表了未來空間的發展方向
梁景華是香港第二代室內設計師的代表之一,從1978年開始從事設計,至今已經38年。2015年梁景華多了一位搭檔——何宗憲,一起把PAL設計推向新的發展。雖然已年屆知天命,梁景華依然活躍在設計一線,用他的生活和設計態度感染年青一輩
石大宇:小時候不懂,雖然想學藝術跟設計,但是在那個年代沒有所謂的設計可言。那時候臺灣也沒有很多的設計學院,教育制度也有很多門檻,我要開始學設計的時候就太遲了,還要從高中開始,所以我選擇去美國讀設計
潘鴻彬在一個多元的文化環境下成長,出生在印尼,成長在香港,在各地做設計項目。他總是不停地行走,游走在不同的文化間,不管是出差還是旅行,他已經走過地球上三分之二的地方。他有一個清單,把全世界的國家從A-Z排列下來,要在有生之年完成這個清單。香港設計師有種與生俱來的對商業的敏感,潘鴻彬還喜歡研究社會學,思考如何讓社會變得更好,所以涉獵甚